在日本看病
2013年10月25日

上周研究室开ゼミ(研讨会,研究室定期举行的让研究室学生发表学习近况的一种小型学术活动),途中右耳突然像是被什么捂住了一样,听不太清。次日早晨,右耳有少量粘性液体流出,推测大概是发炎了。到研究室后在学长的提议下,跟随学长去体验了一把日本的医疗服务。说来也奇怪,明明不喜欢医学,更不喜欢医院管理,可现在看到和医院相关的事情,脑袋里不知觉得会有想要去了解的冲动,看样子,虽不学无术,但四年的灌溉还是有点效果的。

首先,学长带我来到了校保健室。在日本,每个学校都有保健室,是一种小型的医疗结构,只承担着最基本的医疗任务。学长说,在这里被医生诊断过后多半会被转诊到附近的专科私人诊所。进保健室后,不用挂号,直接到接待的窗口填张表,然后候诊就可以了。日本的服务行业的确要成熟很多,各种细微之处都能被考虑到。那张表主要包括基本的身份信息,目前的疾病症状,简单的病史,并会现场测一个体温让你填上去。候诊时会要求你换掉自己的鞋子,穿上准备好的拖鞋,在候诊区等候就诊。被叫到名字后就可以就诊了。

进入诊室后,医生已经在看我刚刚填过的表格了,和医生简单寒暄后,就开始诊断。因为是外国人,寒暄时,医生会主动问我交流是否有问题,之后会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。虽然更多的是形式,但就诊前的寒暄可以让患者更好的进入就诊状态。日本人的礼貌就不用多说了,尤其是公共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,更是礼貌入微,医生每一个动作前都会首先说明他要干什么,我需要做什么,然后征得我的同意后开始。简单的诊断后,确定为中耳炎,要被转诊到别的专科诊所,医生会拿一个单子过来,上面写着可以进行这项医疗活动的机构的地址和工作时间。这次诊断只花了10日元,一块钱都不到。在日本看病是要收诊断费用的,我更推崇这种方式,而不是收完挂号费,然后拼命开药,这种方式更尊重知识和人才。

学长驱车,不久来到了指定的诊所。流程和在保健室大同小异。这个诊所的医生是一个台湾人,知道我来自中国后,还问我会不会中文,让我直接和他中文交流就可以了。这个诊所是一个耳鼻喉科专科诊所,规模不大,整个诊所大概也就不到一百平米。诊所的房屋三段式设计,A玄关:换鞋和放置雨伞;B接待厅,除了前台,再就是候诊区,其中包括一个儿童区(细微);C诊疗室。整个诊所人员配备不多,一名主治医生,负责看病;两到三名助手,负责递送器具,简单的检查操作,引导患者就诊;两名前台:帮助患者完成就诊前需要做的文书工作。不得不吐槽一下,整个诊所干净整洁,从业人员礼貌入微,头一次难以适应。回想几个月前在国内就诊,那个环境看起来我一点都不放心把自己交给他们。

日本人的效率非常值得称赞,他们会把一个过程分成不同的小阶段,并且让这几个阶段尽可能地衔接,以至于顺利过渡。举个例,候诊区分两级,其实就是两张沙发,然后慢慢挪到离诊疗室最近的位置,其间助手会不定时地告诉你移动位置。诊疗的时候,如果某项检测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出结果,你会被安排到诊疗室外面等候,然后让下一位患者就诊,并且医生会告诉你大概的等候时间,误差一般不会超多五分钟。医生帮我清理了右耳,做了一个听力测试,问题不大,是由于中耳炎引起的炎症,右耳听力稍微下降,炎症好后就可以恢复了。

诊断完后,医生会告诉我可以开哪些药,然后征求我的意见,并告诉我这些药有什么用,怎么用。然后我被转到前台,由前台完成后面的工作,比如预约下次就诊时间,收费,机打处方。日本的医疗保险还是挺好用的,刚来的外国人只要办理了健康保险就可以用,并且是实时的,只用负担30%的费用。其次就是处方,处方统一由机器打印。彩色并会注明你将要用的药是什么样子(图 1),诊所并不负责卖药。

然后就是买药,买药的时候也可以用健康保险,同一张卡,负担比例相同。药局会按照医生开出的药方把药品分类装到不同的纸袋里(图 2)。纸袋的表面会告诉你怎么用药。日本不像国内,轻易是不会用抗生素和激素类的药物的,而且在药店没有处方也买不到这类药物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药局也要你填刚刚在诊所和保健室填过的表格,他们会作为一种资料存储起来。随药品一起还有一本用药手帐,主要是记录你的用药经历,以后每次去看病和买药的时候带上,通过浏览你的用药记录就可以避免用药冲突(图 3)。到此,整个就医过程差不多结束了。

日本的大型医院不多,人们生病一般会先去这些种类繁多的小诊所就诊,符合转诊条件后才会转到大型的医疗机构,这和日本的医疗资源分配,运营模式都不无相关,简单的一次就医过程更多的是体验,要了解整个日本医疗模式还需要时间。反观,国内的医疗服务,还需要好长一段路要走。